2022-02-12
衰老、慢病等一系列因素使很多老人离不开家离不开医院。然而,身心健康、能走能跑,能够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,才是我们期待的老年生活。老人养生要注意以下三个重点:
骨骼肌肉系统用进废退研究显示,因骨骼、关节、肌肉的退行性改变, 80岁时,老年人身高平均会降低5厘米左右,牙齿松动、脱落,骨骼变脆,关节弹性、韧性、灵活性、活动度都会大大降低:肌肉体积变小,收缩强度、持久性、敏捷度下降,肌键反射减弱,导致老年人动作迟缓、笨拙,易疲劳,容易腰酸腿痛。
除了自然衰老,这些变化还和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、营养不良及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。骨骼肌肉系统最适合“用进废退"理论,越使用、越剌激就越强壮,不用就衰退。因此,做好日常保养,坚持体育锻炼,可以有效减缓骨骼肌肉的衰退。
每天走路比偶尔运动更能维持骨密度;力量训练可防止肌肉丢失。此外,每天持续练习以下动作,有助于锻炼骨骼肌肉,并可借此了解身体状况的变化。
1.提踵抓地。美国纽约长寿研究中心主任巴特勒博土示,腿部肌肉无力是衰老的第一信号。
衡量腿部肌肉力量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双脚抓地的力量, 力量越强,腿部就越有力。
双脚并拢站立,两脚跟慢慢向上提起,脚趾抓地,脚跟尽量上提。保持身体放松,站立两秒。
然后缓慢、有节奏地轻轻颠动足部30次,每天3~4次,可增强抓地力。
2.单脚站立。左右脚分别单脚站立1分钟,相当于散步50分钟。长期练习,能提高平衡能力,保持身体活跃,预防跌倒、避免骨折。左脚抬起,离地面5~10厘米左右,单脚站立1分钟。注意保持匀速呼吸。如果脚底不稳,说明肌肉力量较弱,可手扶桌椅等完成动作。
3.走路。走路时,人体40%的时间是单脚站立。因此,正确走路也有助于训练平衡感。正确走路姿势是脚跟着地,尽量不要有声音。建议穿减震鞋子,避免对膝盖造成损伤。
此外,摄取足够的蛋白质,多吃些豆制品、肉类等,也有助维持骨骼肌肉系统正常、健康运转。
扫一扫关注微信